近日,《奶牛》杂志小编调查了全国地区部分牧场今年1、2月份的奶价结算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月份开始全国奶价普遍下降,下降幅度明显,大概范围在0.2-0.4元之间。由于奶牛产量与乳品消费量的季节性差异导致“每年的春季就会出现奶价降”的情况,原奶供应充足,节后消费下降,乳企需要对部分生鲜乳进行喷粉,故而每年的2-5月份的奶价会普遍下降。
31家奶牛场最新奶价,查看下表
调查表中38家牧场有23家遭遇了奶价下调,只有2家喜获奶价上涨,幅度为0.1元。38家虽不是奶业的全部,却是奶牛养殖市场的缩影,透过缩影,让我们一起看看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捕捉到了哪些动态,听听一线奶农有哪些想要表达的声音。
调查中有部分奶农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价格下降非常明显,尽管社会收奶方奶价不低于4.5元/公斤,无奈合作乳企方给的结算价格只能是被动接受。社会高价收奶的现象证实了原奶紧缺的传言,却被合作乳企方告知原奶过剩的现实,该奶农表示这样的“供需差异”让人捉摸不透。
调查还发现有一些奶农会选择出售部分散奶,从中获取较高价格。也有一些奶农在更换交奶方,选择奶价较高或者较稳定的乳企。更有一些奶农被“一纸合约”羁绊着,面对着“高奶价”只能“望洋兴叹”!
另有奶农向记者说明,按照往年惯例,每年第一季度价格均会有所下降,直到第三季度奶价会适度上调,但第三季度奶牛受热应激影响产量都会下降,同时饲料、电费等生产成本会增加,这样全年算下来,前三季度都是亏损,只有第四季可能稍有盈利,但是全年总营收还是不乐观(如何在夏季热应激困扰下,保持奶牛场奶量“持稳不降”是每个牧场负责人关心的问题,第四届北方牛人大会带您走近首农畜牧邢台牧场和乐源君邦牧业,了解如何通过管理降低热应激对奶牛产奶的影响,详情请询13931156917)。
更有一位牧场主表示,已经承受不住行业持续低迷带来的压力,决定今年择机退养。至于退养的时机,该牧场主并未明示。
记者还被告知,乳企给每个牧场定级定价,级别高的,奶价自然就会高一些,而且奶价补贴也会有所倾斜。去年奶源紧缺,乳企适时发布的“买牛补贴”政策,令不少牧场对2019年的市场展望良好,一度掀起了一阵“买牛热”之风。今年初符合要求的牧场就收到了乳企给的以“直补到奶款”的买牛补贴款,享受到这一鼓励政策的同时,他们更期盼早日迎来奶价上涨的“春风”。但是,这样的补贴款并不是每个牧场都能申请到,其中缘由记者不得而知,只从奶农那里耳闻到“周边有些牧场对补贴并不去争取”的现状。
部分主产省份奶价协调组织公布数据。3月22日,河北省2019年第一次生鲜乳价格协调会在正定举行,会上协商确定2019年河北省第二季度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为3.56-3.76元/公斤,最低不得低于3.4元/公斤。3月29日,陕西奶业协会在西安召开了陕西省生鲜乳价格协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协商确定2019年第二季度陕西省生鲜牛乳交易参考价为基准价3.8元/公斤,在此基础上,可上浮10%或下浮5%。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物价监管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生鲜乳购销价格管理意见的通知》(黑政办发〔2010〕31号)文件要求,建议黑龙江省2019年第二季度机械化榨乳的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执行中准价格3.55元/公斤,最低不低于3.30元/公斤,此价格为乳品企业结算到奶农的价格。
生鲜乳价格问题一直是奶农关注的焦点,奶价的合理与否,它关系到广大奶农的生计。奶农与乳企只有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双方友好和谐发展,才能有中国奶业的振兴。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099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