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草食资讯> 正文
痛点直击!奶牛行业专家直言“卡脖子”问题
发布时间:2020-06-24 09:50来源:中国农科院农经所


近日,由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畜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团队发起的“畜牧业技术及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会议邀请多位行业专家以“技经协作、产经融合,畜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再出发”为主题,重点围绕畜牧业技术与经济协作的突破点展开讨论,如“卡脖子”技术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国际前沿技术及在产业中的应用前景,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与资源禀赋的制约性之间的关系及现实中如何取舍等。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指出,当前奶业的规模化程度达到64%,养殖头数基本在300头以上,甚至千头、万头,但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家庭牧场以及家庭牧场办加工,这就面临如何解决土地资源约束、资金投入门槛、发展模式、同质化产品竞争、营销能力等问题。与此同时,虽然奶牛育种压力不大,但母牛牛源短缺且关键技术尤其是联合疫苗的研制和快速检测以及牧场机械方面对外依赖度过高。对于我国奶制品的竞争力不足问题,李教授认为主要是奶牛的利用年限短、被动淘汰率高、进口牧草等造成每公斤奶的成本过高。


畜牧经济与政策研究团队高级顾问刘玉满研究员认为虽然我国畜牧业和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存在很多差距,但是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产业政策方面,我国畜牧业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产业政策缺乏稳定性、前瞻性和预见性,畜牧业政策应该从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方面转变,更加侧重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目前发展种养一体化的政策力度不够,没有达到推广应用的政策环境,缺少政策的驱动力,国家财政等扶持应该往这方面调整。我国中小牧场的发展需要政策性的改变及扶持,需要制度保证和基础,否则我国中小牧场是难以生存和发展,国家畜牧业一定是萎缩的。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教授建议既然是畜牧业团队研究再出发,可以考虑从经济角度把中国畜牧业和国外畜牧业做一个大的对比研究;再就是从资源经济或技术经济角度加强国内研究,比如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农业一个大的制约因素是蛋白质不足,那么如果说资源不是限制因素,技术进步了,能否预测到未来农业是什么样;再比如,草牧业最大制约瓶颈是转化效率太低,从种到收有一个转化,从收再到饲喂牲畜又有一个转化,两个转化结合在一起,如果提高饲草从生产一直到饲喂利用的转化效率,实际上现在草的面积根本不需要扩大,承载能力可以提高一倍。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