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养殖生猪资讯> 正文
四川:1至6月广安市出栏生猪127.15万头 生猪生产后劲足
发布时间:2020-07-24 14:58来源:广安日报


7月17日,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1至6月,全市出栏生猪127.15万头,完成省上下达出栏目标任务343万头的37.1%;6月末存栏生猪185.08万头,较去年底增长7.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9.94万头,较去年底增长16.6%,生猪生产能力恢复势头良好。

如何看待全市上半年出栏生猪127.15万头、6月末存栏生猪185.08万头?

——“127.15万头、185.08万头”的背后是抓政策、提振养猪行业信心的具体表现。

7月16日,邻水县翠柏养殖场,工作人员正在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为即将入住的5000头生猪做准备;另一边,邻水县畜牧兽医中心品改站副站长黄政来到养殖场,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为促进生猪恢复性增长,每新增1头能繁母猪补贴300元。”黄政表示,这只是政策之一,今年以来,邻水县积极落实《生猪良种补贴实施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养殖政策,主动帮助企业与银行对接,先后为正灵养殖场等16家养殖企业落实贷款47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邻水县实施“1+4”金融帮扶行动,由政府牵头,银行、担保机构、保险公司、养猪业主四方参与,当面对接,共同解决生猪生产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市级层面,广安市还出台了养猪用地、保险、财政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政策,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环评政策。“我市对暂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的养猪场建设项目,在项目业主作出承诺后,允许其开工建设,并同步开展环评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可以节省生猪养殖项目建设时间,加快项目达产达效。

——“127.15万头、185.08万头”的背后是抓项目、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具体行动。

7月16日,占地约70亩的武胜县鼓匠乡星桥村生猪育肥场,标准化的养殖棚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据悉,该育肥场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7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常年可存栏育肥猪1.2万头,年出栏优质生猪2.4万头。“在推进生猪项目建设过程中,武胜县采取‘龙头企业+业主’的代养方式,并对重点项目逐一组建工作专班,及时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武胜县畜牧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事实上,为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广安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创新绿色通道、容缺审批、环评承诺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等方式方法,探索推行国企入股合作、项目反哺、前期工作包干、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推进机制和集约节约用地的“平层+叠层(楼房)”集约化猪舍建设模式,按照“加快建设一批、尽快动工一批、加快选址一批”的思路,市、县、乡(镇)通过现场办公、集中会审、一线办理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方式,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127.15万头、185.08万头”的背后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广安市持续深入开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示范创建,全市建成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534个,其中千头猪场312个、万头猪场26个,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7%。全面推进种养循环,优先在现代农业园区、种植业基地规划建设种养配套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发展模式,全市建成26个种养循环示范片。

同时,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争取生猪标准化建设补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专项资金2.1亿元,在6个区市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和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290个养猪场完成了粪污收集、处理、储存、利用等设施的改造升级,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5.2%。(广安日报记者站 张施施 舒艳 记者 康建林)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广告
广告
广告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