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原料玉米资讯> 正文
吉林!吉林!亩产达1800斤!90%都是一等粮!
发布时间:2021-10-08 08:32来源:博亚和讯


10月3日,《中国粮仓》系列报道走进吉林,吉林省梨树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上,是我国产粮大县前五强。2020年,全县仅玉米产量就达到38亿斤。这里也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发起地。

  吉林梨树:黑土粮仓 满地“金黄”

  这里黑土地沃野千里,青纱帐一望无际,梨树县的300万亩玉米迎来了丰收,收割机走过的道路就像秋天的进度条,为大地丰收按下了快进键。长在黄金玉米带上的玉米每年秋天都会回馈大地一片金黄。胖乎乎的玉米粒紧紧抱在一起,亩产达到1600-1800斤。

  人们将这里的玉米品质和产量都归功于肥沃的黑土地,可黑土地也有烦恼,粮食连年丰收,土地却在变瘦变薄。重情重义的当地老乡,找到了一边种地一边养地的办法。

  原理很简单,就是玉米收完后秸秆全部留在地里,给大地盖上被子,来年不耕地直接播种,减少对土壤的扰动。相当于为土壤增加了50毫米的降水,还能防止珍贵的黑土被水冲走或者被风刮跑。

  大家把这种起源于梨树的种植方式称为梨树模式,梨树县因此聚集了中国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天南地北的专家和学生都在这里研究地要怎么种。每年秋收,田里忙碌的学生比农民还多,测产就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他们日后论文里的关键数据。

  这个地块连续4年采用梨树模式种植,到底会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一米多深的黑土剖面,黑土层很明显,厚度达到40厘米。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王贵满:现在土壤没有犁底层了,就是原来耕作层下面形成一个隔板,植物的根就扎不下去,土壤也不保墒。现在玉米的根有一米多深,黑土层也在往深扎。

  堆在坡面边上的黑土在实验结束之后也会进行回填。作为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机械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在刚收过的玉米地,秸秆还田的同时,已经进行了归行,裸露的大地可以接受阳光维持地温,来年春天在上面直接播种,有秸秆覆盖的就是明年的休耕带,这款机器就是今年梨树县新推出的一款配套农机具,这意味着,又可以减少一次大型机械的下地次数。

  吉林省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 张文镝:现在机器进地次数少了,光油费、人工成本,一垧地能省1000元,地肥了,还能多收1000斤。机器也不用养一堆,现在免耕播种机和收获机,一种一收就够了。

  吉林梨树:凤凰山飞出“金凤凰” 放下“美妆”爱上“农庄”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吉林省梨树县的一位新型职业农民韩凤香,放弃了美容院的生意,整天在田间地头和大型机械打交道,韩凤香说脚下的黑土地就是她的舞台。

  韩凤香的合作社经营土地800多公顷,有农机60多台套。对于这些动辄几米高的大型机械,韩凤香虽做不到个个都会驾驶,但是它们的性能作用,倒可以如数家珍。

  2010年,韩凤香帮助婆家管理合作社的账目,两年的时间里,她渐渐对农业产生了兴趣,打算留下来管理合作社。可是怎么让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信自己,韩凤香想到了外援。

  吉林省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韩凤香:我都会把专家请来,有很多疑惑,专家也都给一一解答了。我擅长的是多出去走,多出去看,和这些农资厂家直接对接。

  同时,韩凤香不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学习,稳步提升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机具4次更新换代。在大家对“秸秆全覆盖还田”的“梨树模式”持质疑态度时,用自己经营土地作为试验田,做到了降本增产后,再向村民推广。

  现在韩凤香的合作社已经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150多人,不但种植玉米还开始养殖山羊,在提供就业岗位、帮贫扶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近八十的村民崔淑琴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韩凤香所在的合作社经营,每年能从合作社获得收入超过1.5万。

 2021年吉林粮食产量将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

  吉林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粮食常年调出量近500亿斤,单产、人均占有量、调出量均居全国前列,截止到2020年,吉林省已连续第八年粮食产量保持在700亿斤以上。眼下正值秋粮收获季,这片黑土地上传来了好消息。

  吉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副省长 韩福春:丰收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今年的粮食产量是要突破历史。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的水稻田里,经历了近140天漫长生长的稻穗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吉林曾提出2021年,粮食产量正常年景下达到760亿斤以上,努力向800亿斤迈进的总体目标。眼前的一片金黄,给人带来了惊喜。

  吉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副省长 韩福春:每穗130粒,就是正常年景,但我查了十几个稻穗了,基本都在140粒以上,所以今年是大丰收年,今年我们能突破800亿斤。

  韩福春介绍,2021年是近年来吉林粮食生产形势最好的一年,初步预计粮食产量增幅在10-15%左右。农民增收不仅靠产量,也靠质量,农业产业链正在不断延长。

  吉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副省长 韩福春:晶莹剔透,比如国家最低收购价1块5的时候,水稻收获高于国家的2毛钱,1块7,平均的是5元一斤。吉林大米现在100%已经把水稻全部脱壳,卖的全是成品,增值加工这部分给农民返利了,然后把企业留下了,吸引人口留在农村 。

  梨树县百万亩玉米示范基地,同样是一片丰收盛景。地处黄金玉米带,吉林省的800亿斤粮食产量中,大约600亿斤是玉米,其中90%达到一等品质。去年收获季前夕,三场台风侵袭吉林,采用梨树模式种植的地块却安然无恙,比常规种植地块增产10%以上。

  吉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副省长 韩福春:今年已经实现了2800万亩秸秆全量还田,到2025年结束的时候增加到4000万亩到5000万亩,这是改变农民的习惯,那不是简单的事。

  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农户每亩能获得补贴40元。在粮食连年丰产的同时,种地成本持续下降。

  吉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副省长 韩福春:从去年开始,所有的种植水稻种植玉米,全成本进行了保险,如果是因为天灾,最起码成本能保障,没有啥大的损失。

  近年来,吉林已累计发放玉米、大豆生产者和稻谷补贴415.65亿元,累计落实农机补贴200亿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被压缩到20天以内完成,机械化水平高于国家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目前,吉林省60%的耕地进行了流转,并通过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加工企业建立订单关系,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卖不上价等问题。

  记者 易扬:今年咱们国家第一次把粮食产量纳入了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吉林有没有对应提出新的目标?

 

  吉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副省长 韩福春:2025年产量一定要稳定在800亿斤这个阶段水平上,到2030年我们的产量要突破1000亿斤,目标比较宏伟。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0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www.boyar.cn 博亚和讯
京ICP备13008321号-1
公安部备案 1101080202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