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两会进行中,如何通过创新促进畜牧产业发展?如何提升畜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听代表们怎么说......
全国政协委员丛连彪:依托肉牛领军企业 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事肉牛产业30多年来,丛连彪用工业化大数据的思维谋划现代肉牛产业大发展,打造了养殖、饲料、食品、大健康、皮革和有机肥等六大产业为核心的肉牛产业链。他重点关注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特别是肉牛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依托肉牛领军企业,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丛连彪认为,应依托领军企业打造国家肉牛创新中心,给予肉牛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税收政策,并给予肉牛产业优势省份集群化政策支持。
丛连彪表示,新的一年,将继续重点关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肉牛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以及社会组织化程度,如何畅通肉牛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如何强链补链延伸产业链等,为提升肉牛产业链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来源:人民网)
全国政协委员聂磊:支持打造肉牛产业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聂磊表示,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明确要求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下大力气做好“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肉牛产业,先后出台《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安徽省支持肉牛产业发展10条政策》,即将出台《安徽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全力推动安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聂磊建议首先要加强政策支持,制定长三角区域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肉牛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在财税金融等方面支持安徽打造长三角优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其次要建设信息平台。建立长三角肉牛产业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共同加快以个体有效追溯为主要手段的肉牛安全体系。开展智慧养牛试点,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对肉牛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采用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全程记录养殖、检疫、调运、屠宰、流通、加工等环节信息,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同时还要强化科创合作。鼓励支持区域内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产学研合作,围绕肉牛饲料饲草、良种繁育、精深加工、疫病防控等方面,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肉牛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品质升级。组织实施畜牧兽医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加快壮大肉牛产业人才队伍。搭建长三角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共同加强本区域肉牛品种遗传改良规划建设,加大优质品种资源保护力度和培育力度,加快本区域肉牛繁育体系建设,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培育优良品种。(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蒋齐 畅通国内饲草流通大循环
这两年,在全区各地开展林草育种和试验推广中,蒋齐发现,在宁夏尤其是南部山区,饲草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养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他通过查阅资料、多方调研了解到,在我国西部牛羊重点养殖和优势产区,饲草短缺是共性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特色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饲草短缺问题愈发严峻。“以宁夏固原市为例,前几年超过70%的农民通过养牛实现了稳定脱贫,如今肉牛养殖又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固原的肉牛饲养量超100万头,但饲草缺口却达66万吨,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对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带来不小挑战。”蒋齐说。
今年全国两会,蒋齐准备提出“减免饲草调运过路费”的建议。“希望从国家层面将整车合法装载运输的牧草、草块、草颗粒、草粉、饲用秸秆、青贮饲草六大类牧草产品纳入绿色通道产品目录,取消运送牧草的大型货车过路过桥通行费,畅通国内饲草流通大循环,解决西部养殖省区区域性缺草问题,实现全国性饲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的良性循环。”(来源:光明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邢界红: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肉牛种业建设的扶持力度
1、种业建设方面
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肉牛种业建设支持力度,支持我市将现有自治区肉牛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国家肉牛技术创新中心,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世界级肉牛种源基地,加快良种变产品、繁育成产业,带动北方区域乃至全国肉牛产业跨越升级。
2、提高国家“粮改饲”项目和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全覆盖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第19条和第20条提出“扩大粮改饲试点,建设羊草、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基地”“稳步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推进肉牛扩群提质和育肥场建设”。建议将通辽市520万亩青贮玉米、年收储1560万吨青贮饲料逐步或全部纳入“粮改饲”补贴范围,实现应补尽补,保障优质饲草料供给。同时,扩大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区,实现全市8个旗县项目区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优秀能繁母牛养殖比例和架子牛供给数量。
3、加大资金支持、金融保险及补贴力度
一是将肉牛保险纳入国家补贴范畴,将自治区级以上补贴比例提高到70%,切实降低市旗两级资金负担,实现愿保尽保,更好地分散养殖风险。
二是在贷款贴息方面,建议国家对通辽地区肉牛养殖、育肥、屠宰、加工等方面给予贷款贴息支持,促进我市肉牛全产业链提升。
4、加大牛肉精深加工扶持力度
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加大对我市科尔沁区、科左后旗、科左中旗三个屠宰加工园区的支持力度。对我市招引精深加工企业,牛肉制品、副产品研发,预制食品及生物制药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持。
5、建议对进口牛肉加强监管力度
一是建议国家适当减少进口数量,加大走私肉的打击力度,将不符合进口要求的劣质牛肉阻挡在国门之外,维护食品和粮食安全,避免重蹈当年进口大豆覆辙,保证国内肉牛养殖户正常效益,互助产业根基。
二是建议国家积极支持北京首农这类具有国家牛肉收储指标企业在通辽设立牛肉储备仓,加大牛肉国储力度,按照每年5万吨牛肉储备计算,可帮助我市完成20万头肉牛屠宰,反向拉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来源:通辽发布)
全国政协委员沈建忠:加强布鲁氏菌病 国家层面防控规划及财政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建议:
1、建立布病一体化防控体系。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明确布病防控工作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农业、卫生健康、环境等相关部门,制定国家层面的短期及中长期综合防控规划,建立全链条、一体化防控体系。组建多部门多领域国家布病防控专家组,发挥专家智库的核心作用。建立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布病感染与传播全链条、实时动态监测,提升防控效率。
2、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建议加大对布病防控规划实施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为布病防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投入诊断技术及疫苗研发、疫情监测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专项应急响应资金设立、净化与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支持与人员培训等,以确保有足够的财力与人力应对布病带来的挑战。
3、加强科技创新。建议加强动物源头的病原溯源,探明其生态分布特点,掌握疫病发生和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加强病原生物学和跨种传播机制等基础研究,为防控技术及产品的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加快布病诊断新技术和新型疫苗的研制。
4、强化防控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建议统一组织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逐级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重视人兽共患病动物源头防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实现布病净化。同时,强化布病防控相关机构、设施等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地方和基层的防控力量,保障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来源:科技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以养带种,以种促养 带领群众发“牛”财
“用养殖事业反哺乡亲,能让我找到人生的归属、奋斗的价值。”2月28日,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表示。
郑培坤出身于大有镇茂隆村,是华中农业大学兽医硕士研究生。2012年,他放弃让人羡慕、坐写字楼的白领生活,回乡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并凭着过硬的养殖技术和精细管理,壮大产业、打响品牌,带动9个村集体,450余户农户1700余人通过养猪脱贫致富。
生猪养殖稳定后,2022年,郑培坤同村“两委”班子协商,依托成熟的养殖技术,把发展目光聚焦到养牛等产业上,并成立了塔山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常态化开展养猪、养牛、种植等示范培训,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村里建成了投产年出栏300头牛的繁育一体养牛基地。
近年来,塔山村通过“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带领群众发“牛”财,为乡村振兴蓄能。
未来,他希望把塔山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先行样板,带动更多的村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全国两会,郑培坤将带去关于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宅基地、乡村振兴、农村耕地保护和农村农机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议。(来源:多彩贵州网)
全国政协委员吕爱辉: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爱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快速发展的中国畜牧业面临抵御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为此,她提出加强良种培育与推广、提升畜牧业信息化水平等多条建议。
近些年,中国畜牧业发展迅速,随着消费者对畜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畜牧业结构正逐步调整。生猪、家禽等传统养殖品种比重逐渐下降,而牛、羊等草食畜牧业比重不断上升。这也使国内养殖牛羊的地区增多。
吕爱辉认为,中国畜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存在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偏弱等突出问题。同时,畜牧业发展还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动物疫病等因素的影响。
吕爱辉建议:
1.加强良种培育与推广,加大畜牧科研投入,深入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健全产学研联合育种机制,逐步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强国家级和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建设,推动地方品种资源应保尽保、有序开发;2.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提高圈舍环境调控、精准饲喂、动物疫病监测、畜禽产品追溯等智能化水平;加快畜牧业信息资源整合,推进畜禽养殖档案电子化,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闭环管理;3.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畜牧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鼓励企业开展产品认证、地理标志保护等活动,提高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来源:人民网)
全国政协委员昝林森:建立陕甘宁革命老区优质肉牛产业示范区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昝林森今年的提案是:建立陕甘宁革命老区优质肉牛产业示范区。
昝林森表示,陕西、甘肃、宁夏是我国西北肉牛产业带的优势省区,肉牛养殖基础好,农民养殖热情高。陕甘宁革命老区是秦川牛的传统优势产区,产业基础良好,深受老百姓喜爱,秦川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2023年,秦川牛被评为“全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系唯一入选的牛种。
目前,虽然秦川牛等地方品种优势明显,但是在品种保护、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还面临严峻形势。
2021年,我国出台《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因此,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肉牛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为此昝林森委员建议:
一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优质肉牛产业示范区”。
二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成立“中国地方牛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三是充分发挥区域科技优势,培育“秦川牛”大品牌和全产业链大市场。(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