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质差、土地板结、耕层浅、透水性差,几乎不渗水,今年雨水多、根系下扎少、根系长期在水中浸泡,造成根系缺氧,导致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形成涝害为主因。
2病害重,由于密度偏大,连续阴雨,致使以玉米纹枯病、大斑病为主的叶部病害偏重发生(纹枯病开始叶库像开水烫了一样随后沿叶脉向上干枯死亡)。
3施肥不当,施肥过浅、施肥位置与种子隔离太近,并没有做到种肥上偏下隔离8公分以上,而是种子与肥料同处硬土层上。4肥料长期在水中浸泡,养分释放加快,土壤质地较差,释放的养分不能及时被土壤吸附和容纳,一部分养分因雨大而随水径流,同时雨停后地表升温快,一部分氮素养分加速变氨气蒸发而损失掉。
5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性能差,导致下部叶片黄枯。6管理粗放,不间苗,个别地块出现草荒。7今年气候异常(高温、多雨),种在透水性差、排水不畅的土壤上,耐涝能力差等原因最终导致玉米发黄下部叶片干枯。与肥料质量没有关系。、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