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全年饲料产量约3.16亿吨。其中年产10万吨以上的规模饲料厂已达1050家,规模饲料厂数量首次突破千家,且年产饲料超1000万吨的龙头农牧企业有7 家。
饲料企业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过硬的产品品质,而饲料的质量稳定离不开饲料原料的质量稳定,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是整个饲料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
龙昌动保研发中心一直非常关注饲料原料的品质变化,除了对客户送检样品进行检测分析以外,每年也会收集大量的原料样本进行检测。针对2024年我司全年的饲料原料检测情况,对2024年的饲料原料质量进行了汇总分析。
原料质量分析——玉米
对2024年客户送检的玉米样品的常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水分含量平均值14.7%,超出标准0.7%(标准≤14.0%),其中70%的玉米样品检测水分结果是超标的。
对比2023年新玉米与2024年新玉米容重,差距15g/L左右。
淀粉检测结果表明,2024年新玉米低0.7-1.6%,这会降低玉米的能量水平。在使用阶段需注意配方中能量的补充,防止因能量水平偏低导致的动物采食量偏高,或者能蛋比低造成的产蛋动物的产蛋率下降。
龙昌胆汁酸能够帮助提高饲料中油脂消化率,及饲料中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使用新玉米能量水平低导致的生长性能降低。
表1. 2024年玉米常规指标情况
图1为玉米卫生指标检测情况。近几年,霉菌污染在我国田间粮食中愈发的严重,尤其最近两年在收获期间连续阴雨天气,每年都有大片区田间水淹的情况发生,24年河南、辽宁玉米田地遭遇水涝,吉林玉米带阴雨天气多,叠加24年玉米收获期间白天温度高,昼夜温差大,导致霉菌繁殖快,在变化较大的环境下产生霉菌毒素多。
其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94%、88%、84%;不合格率分别为16%、18%、35%;玉米卫生指标相对较差,饲料厂被迫放宽玉米毒素要求。另外,玉米副产物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玉米糖渣、玉米淀粉渣等原料的生产过程将玉米表皮毒素富集,会导致此类原料中毒素含量更高。
动物长时间采食高毒素饲料,会造成体内蓄积较多毒素,产生中毒症状,降低生产性能,尤其在蛋禽,由于其生产周期较长,毒素在体内积累,对动物的肝脏、肾脏以及生殖系统造成较大危害。
图1. 玉米卫生指标
原料质量分析——豆粕
豆粕是饲料中重要的蛋白来源,但是国内大豆产量较低。2024年我国大豆严重依赖于进口,2024年进口大豆1.05亿吨,占国内需求总量的82%;豆粕的生产依赖于进口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巴西、美国。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通过原料替代、晶体氨基酸使用,实现降低配方蛋白水平、降低豆粕用量、降低大豆进口依赖、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养殖氮排放的目的。
我司对客户寄送的豆粕样品进行常规指标检测:水分平均值12.3%,符合标准;以下为豆粕的粗蛋白分布图,其中粗蛋白低于43%的豆粕样品占比16%,其粗纤维水平较高,可能是由于掺入较多的豆皮导致,相应的,粗蛋白低的豆粕,其纤维和灰分都较高,主要由于豆皮纤维和灰分水平高导致。
豆粕质量可以通过颜色、气味等进行初步判断。优质豆粕通常呈浅黄色至淡褐色,受大豆产地影响颜色会有差别,颜色过深表示加热过度,颜色过浅则表示加热不足,可以用蛋白溶解度进行评估,蛋白质溶解度通常在70%至85%之间为正常。豆粕具有烤大豆的香味,无酸败、霉变、焦化等异味,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脲酶活性是评定豆粕热处理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水平。由于豆粕均为热粕打包,因此豆粕水分可能会有偏高,应注意豆粕水分含量,高水分可能会导致豆粕结块。另一方面,需注意检测豆粕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
表2. 2024年豆粕常规指标情况
图2. 豆粕粗蛋白水平分布图
原料质量分析——鱼粉
鱼粉(一般指全鱼鱼粉)作为高品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其粗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部分品质更优的可达67%以上,具有良好的氨基酸组成,且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粗脂肪含量国产鱼粉较进口鱼粉高(14% VS.10%)。鱼粉中的脂溶性维生素(VA、VD、VE)、B族维生素(VB12、VB2)以及微量元素碘和硒含量也较高。鱼粉中的钙磷含量高且比例适宜,其中的磷主要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几乎全部为有效磷。
市场上的鱼粉良莠不齐。我司对市场上的鱼粉进行了检测,其指标差距较大:水分含量5.0-11.9%,蛋白含量最小为51.2%,最大为69.3%,其中40.4%的鱼粉粗蛋白含量不低于66%,达到了特品要求。粗脂肪含量5.8-16.7%,平均值为9.3%,其中70.2%的脂肪含量在10.0%以下,而只有21.2%达到优级品标准(<8.0%)。
饲料企业在对鱼粉营养价值的评价中,还应重点关注其新鲜度和蛋白质消化率。鱼粉的新鲜度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效果,同时也预示着鱼粉的安全性。新鲜度不好主要是指原料鱼或鱼粉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或被微生物污染、或自燃导致蛋白质的分解和焦化、或发生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等。实验室中可通过测定挥发性盐基氮值(VBN)和组胺值来反应鱼粉的新鲜度,这两个值过高则鱼粉新鲜度不够好。另外,酸价是评价鱼粉脂肪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酸价过高则说明鱼粉中的油脂发生了氧化酸败,可能与鱼粉的水分、粗脂肪含量过高、储藏条件较差或抗氧化处理不够等因素有关。另一个对鱼粉营养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是粗蛋白质的消化率,能够真实地反应鱼粉中可消化的粗蛋白质含量。
表3. 2024年鱼粉常规指标情况
原料质量分析——面粉
面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含量约70%-80%,其中淀粉占较大比例;蛋白质含量为10% - 15%,主要是面筋蛋白(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赋予面粉弹性和延展性。在饲料配方中,面粉作为能量替代原料使用,因为其高淀粉含量能够在动物体内分解为动物供能,是优质的能量饲料。同时饲料中添加面粉有助于提高颗粒的粘结性,在高温制粒条件下促进淀粉糊化,有效提高饲料颗粒耐久度(PDI);面粉本身的香味和细腻的口感,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2024年,我司对面粉的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水分含量基本均在14.0%以下;淀粉含量在53.4-68.5%之间,其淀粉含量和灰分呈线性负相关,灰分越高,其淀粉含量越低。
饲料企业需要注意检测面粉中粗灰分的水平以准确评估面粉的质量。2024年度,面粉掺假现象主要是掺含有木质纤维类的原料,如秸秆、麦壳、麦芒粉碎物或超微粉竹粉,这些情况均可以利用间苯三酚显色,染色后木质化的细胞壁呈红色,然后通过显微镜检查进行辨别。
表4. 2024年面粉常规指标情况
随着饲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将更加注重提高原料的质量和产品的性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这将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国家将不断完善饲料原料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对原料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监管措施等进行明确规定,为饲料行业提供更加规范和严格的指导。政府将加强对饲料原料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如掺假掺杂、以次充好等,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实现原料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可追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这将促使饲料企业更加重视原料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的关注度提高,饲料行业也将更加注重原料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企业将加强对原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不含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霉菌毒素、药残等,以保障动物健康和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为了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饲料企业将不断优化原料的营养成分和配比。通过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和生物技术,改善原料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平衡,满足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
胆汁酸作为一种内源性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发挥乳化剂的作用,还作为信号因子调控糖脂代谢,帮助促进脂肪的吸收利用,同时有助于肝胆健康,调节肠道绒毛结构和肠道粘蛋白表达水平,调节肠道免疫水平等,以上这些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证实。
研究结果表明,胆汁酸能够调节消化酶的活性,及饲料中能量和蛋白的利用率,这为低蛋白日粮方案的制定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广泛的验证试验基础上,我们曾制定了胆汁酸在低蛋白日粮技术中的使用方案,达到以下效果:日粮中添加适量胆汁酸,配方可降低1个蛋白水平,降低30kcal/kg,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46元/吨(根据行情具体计算),在缓解饲料企业成本压力方面是非常不错的技术方案和途径措施;而且对豆粕减量替代和为饲料行业“降本增效”起到显著效果。
以上试验数据来自龙昌动保质量中心
参考资料:
1. 2024中国饲料产销20强榜单出炉!包揽全国65%产量,存量战加剧,禽料增长有亮点.新牧网.
2. 2024年美国大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 金农网金农号自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