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经进入尾声,奶价依然没有回升的迹象,养殖企业期盼市场能早日触底反弹。奶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中,详细分析了牛群缩减和未来两年的供需前景。他预计,2024年牛群将缩减3.6%,2025年将加速至5%,并预测乳企销量有望在2025年增长3-5%,从而带来供需的显著改善。自然,这一预测的实现离不开对宏观经济和乳业发展的深入分析,而节前的国家新政无疑为此预测增加了新的利好支撑。
一、宏观经济对奶业的深远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波动、贸易摩擦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奶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24年上半年,国内GDP增长5.0%,但消费依然疲软,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消费者信心不足,导致内需乏力。乳制品作为日常消费品,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尤为显著。上海的消费市场便是一个典型的缩影。2024年7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1%,1-7月累计同比下降2.8%。尽管“吃的商品”类下降仅0.8%,但整体市场缺乏增长动力,显示消费者在大宗消费品和非必需消费品上的支出意愿低迷,甚至住宿餐饮业同比下降7.7%。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消费者更加保守,进而直接影响了包括乳制品在内的消费品市场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乳制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牛奶产量达到1856万吨,同比增长3.4%;然而,规模乳企的乳制品产量下降至1433万吨,同比减少3%。终端乳制品价格趋向平价,虽然对消费者有利,但对乳企的业绩却构成了压力。头部乳企的总营收比2023年同期减少146亿元,降幅约为10%。与此同时,8月底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的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17元/公斤,同比下降15.7%,进一步加剧了上游牧场的成本与亏损压力。
二、供需失衡的根源:消费需求乏力
虽然2024年上半年牛奶产量增加了3.4%,但乳制品市场需求未能同步增长,反而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供需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乳企销售增长放缓,库存压力上升,显示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持续疲软。许多专家认为,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内需低迷以及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
但是,9月24日,中央宣布了一系列大胆的货币刺激和房地产市场支持措施,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境。其中,每月800元的二胎及以上生育补贴政策与乳制品消费的恢复直接相关,旨在提振消费者信心。这些政策的出台为2025年市场供需平衡的实现提供了积极信号。
三、两端共同发力:供给调整与需求恢复
实现快速的供需平衡需要两端同时发力。在供给方面,牛群数量的减少和乳制品销量的增长是关键。专家预测,2024年牛群将减少3-4%,2025年进一步减少5%,这将有助于缓解生鲜乳供应过剩的压力。来自荷斯坦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产牧场成母牛的淘汰率上升至27.8%,高于2022年的25%。这一趋势表明,牧场正在通过淘汰低产牛群和优化牛群结构来应对市场压力。
然而,仅靠供应端的调整不足以解决问题,消费端的恢复同样至关重要。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居民财富缩水,非必需品消费意愿下降,这是乳制品市场需求疲软的部分原因。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这加剧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
四、2025年供需平衡的挑战
李胜利教授的分析指出,2025年供需平衡的实现关键在于消费端的恢复。9月24日中央宣布的刺激政策,特别是与生育补贴相关的措施,直接指向了乳制品消费的恢复。如果这些政策能在短期内见效,提振消费者信心和购买力,那么2025年实现供需平衡的可能性将显著增加。
然而,供需平衡的挑战不容忽视。“囚徒困境”下的去产能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许多乳企在市场低迷中面临增产和减产的两难选择:增产可以降低成本、争取市场份额,但会导致市场供给过剩,延长低价期;减产则会在短期内减轻供给压力,但可能削弱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此外,新的经济刺激政策从出台到实际落地,再到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也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来看到效果。
五、供需平衡或需等到2026年?
尽管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2025年实现供需平衡的可能性,但2026年甚至更晚实现平衡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一方面,去产能在“囚徒困境”的驱动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经济刺激政策落地到宏观经济的复苏,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意愿的恢复也需要时间。
同时,技术进步将对奶业的长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智能化养殖、遗传育种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最佳实践的发展和推广,为牧场的降本增效提供了支持。乳企自有牧场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单产的明显提升,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的单头牛产奶量分别达到12.6吨和13吨,这显示了技术进步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这不仅增强了本地乳制品的竞争力,还削弱了进口大包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供需平衡的实现。
六、降本增效:穿越周期的策略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实现供需平衡面临挑战,但大型牧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降本增效,确保可持续发展:
引入并验证新技术:采用智能化管理和生物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运营实践:持续改进运营流程,提升整体效益。培训和人才发展:通过技术培训,增强牧场整体竞争力。注重绿色环保和动物福利:采用低碳生产模式,改善动物福利,优化抗生素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牧场在短期内应对市场低迷,还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总结
2024年上半年,中国奶业在产量增加和消费疲软的双重压力下,供需失衡的问题愈加突出。通过博弈理论和“囚徒困境”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体企业的短期策略选择加剧了市场失衡。未来,要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除了市场自发调整外,还需要行业协会和政府的协调,引导企业在供需两端共同发力,避免恶性竞争,推动奶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2025年实现供需平衡存在挑战,但通过供需两端的调整与努力,尤其是国庆节前国家出台的超出很多专家预期的股市、房市等刺激政策的加持下,这一目标可达成的概率预期将大幅提升。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